成束蛋白1和角蛋白14表达与T1期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检查组织成束蛋白1(FSCN1)和角蛋白14(KRT14)表达与T1期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确诊为T1期胃癌患者120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5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淋巴结转移7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FSCN1和KRT14阳性表达率,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FSCN1和KRT14相对表达量。 结果 观察组肿瘤组织FSCN1和KRT14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织FSCN1和KRT14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级别有显著相关性(P < 0.05)。 结论 FSCN1和KRT14表达与早期胃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更年期女性的心身健康状态。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涵盖三级预防层面的心理保健相关服务,包括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识别和评估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服务、更年期心身疾病的处理、严重心理疾病的治疗等。
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融合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前列腺炎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睾丸、附睾和精索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性传播疾病、膀胱肿瘤、前列腺癌、肛门直肠疾病、腰椎疾病、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等。
可降解神经套接管制备及临床试验流程专家共识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损伤后的有效修复是减少损伤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临床上治疗单纯横断伤或微小缺损的神经损伤多采用显微外科对位缝合方式吻合神经断端,但临床修复效果难达到预期。基于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学说,研究者发现小间隙套接缝合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方法。因此,研发一种用来桥接周围神经断端的周围神经套接管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为达到更好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修复效果,专家组研发并制作了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免疫毒性的周围神经套接管。该套接管的应用可以减少操作难度及手术时间,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的选择性再生。然而关于可降解神经套接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科研应用流程还缺乏统一的定论和共识,为了规范周围神经套接管的制备和临床试验流程,本共识专家组结合周围神经损伤特点并经过反复讨论,达成了此共识。本共识为临床医师研发和使用周围神经套接管提供建议和指导。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老年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方法 将结直肠腺瘤组纳入老年结直肠腺瘤患者204例,对照组纳入110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结果 结直肠腺瘤组Hp感染阳性率为54.9%,高于对照组的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结直肠腺瘤组中,体质量指数(BMI)≥ 25 kg/m2患者Hp阳性感染率高于BMI < 25 kg/m2患者,有糖尿病史患者Hp阳性感染率高于无糖尿病史患者,有吸烟史患者Hp阳性感染率高于无吸烟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于近端腺瘤患者的Hp阳性感染率低于发生于远端腺瘤患者,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Hp阳性感染率低于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老年结直肠腺瘤患者Hp感染可能与BMI、糖尿病史、吸烟史以及腺瘤部位、上皮内瘤变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
1, 25-二羟维生素D3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联合组[1,25-(OH)2D3高剂量联合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共5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凋亡和自噬情况。 结果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程度、自噬程度及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LC3Ⅱ/LC3Ⅰ、Beclin-1、p-AMP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mTO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程度、自噬程度及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LC3Ⅱ/LC3Ⅰ、Beclin-1、p-AMPK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高剂量组,p-mTO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1,25-(OH)2D3可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自噬,发挥抗肿瘤作用。
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院内转运护理专家共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危重症患者由于检查、治疗等需求,常面临转运,但目前国内外尚无ECMO患者院内转运的相关指南或共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基于循证和专家论证的方法,从ECMO患者转运的各环节建立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
< 1 ... 40 41 42 43 44 ... 96 > 共 96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