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碘对比剂使用管理护理专家共识
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高新技术、介入器材、辅助治疗和循证医学的广泛开展应用,国内外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取得了快速发展。碘对比剂作为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的特殊必备药品,在其使用及管理过程中也面临诸多不确定问题。故本共识工作小组通过对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系统性回顾,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和护理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此共识,以期为碘对比剂在心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的应用及管理提供可操作性建议和指导。
腔内隔绝术应用于复杂颅脑血管病变专家共识
采用血管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复杂性脑动脉瘤为代表的脑动脉病变, 近年已取得肯定效果。鉴于当前国内外尚无覆膜支架在颅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统一参考标准,有必要针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在此基础上,本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神经介入治疗领域权威专家撰写专家共识,旨在总结目前覆膜支架治疗复杂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结果,提出适合覆膜支架应用的临床参考标准,供临床医师在参照本共识内容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对复杂颅脑血管病变患者采取个体化腔内隔绝治疗方案。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一、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表单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二、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表单
阿莫西林胶囊的不良反应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胶囊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给药时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类型及症状表现、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口服用药;剂量为每次0.5~1.0g;每天3次;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中;1~7d内最高;其次为30~60min;接着依次为<30min、7~14d、>14d;不良反应类型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大多为轻度的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荨麻疹等;少数发生喉头肿大、淋巴结肿大;仅有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要紧急治疗;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位居第二位;大多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度不适;仅有2例发生消化道溃疡;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所有不良反应中;轻度91例、中度27例、重度2例;经对症处理后有1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9.17%;结论阿莫西林胶囊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较多;以过敏反应最为多见;大多在用药1~7d内发生;一般程度较轻;极少发生重度不良反应;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确保合理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新生儿泌尿道感染早期临床表现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泌尿道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及病原学分析的探讨,总结如何尽早识别新生儿泌尿道感染及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新生儿泌尿道感染43例临床资料,对入组患儿主诉,入院24 h内血常规,尿常规,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及中段尿培养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住院时间,病情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组研究中女性患儿22例,男性患儿21例,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黄染15例,发热14例,青紫和腹胀各3例等,其中发热>38℃13例,黄疸持续时间延长>15 d 3例或者黄疸出现时间推后>7 d 10例;中段尿培养阳性7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不均一,但中段尿培养阳性者通常会伴随典型症状或者严重感染阳性指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71.4%(5/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100%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派拉西林等耐药性高(80%),对常用抗生素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是40%和20%.结论新生儿泌尿系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以全身症状为主,发热及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或出现时间推后者需尽快完善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等指标不能作为尿道感染的诊断指标,但可提示病情的轻重程度;阳性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性高.
< 1 ... 49 50 51 52 53 ... 96 > 共 96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