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帕金森病早期运动症状治疗循证医学指南
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整体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针对疾病修饰治疗及早期起始治疗的循证研究不断涌现,虽然国际运动障碍学会依据此类研究在2018年进行了综述推荐,但国内尚缺乏单纯以循证证据级别为基础的客观系统回顾及临床相关指南。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近20年相关循证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并深入讨论,形成此“指南”。此指南以国际指南中的常用标准及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为依据,系统评价了目前帕金森病早期疾病修饰治疗及运动症状干预方法的循证证据级别并给予相应临床推荐。
血小板配型及相容性输注的专家共识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常需要输注血小板,部分患者多次输注后可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表现为输注足够剂量血小板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血小板计数未明显升高等,造成临床治疗的困难。输注经配型的相容性血小板是解决免疫性因素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有效方法,其配型流程和相容性血小板的选择仍需要完善。中国输血协会人类组织抗原专业委员会与浙江省血液中心组织国内专家,共同编写了《血小板配型及相容性输注的专家共识》,包括血小板配型方法、血小板配型流程、相容性血小板输注,以期提升血小板输注效果和节约血液资源,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肾脏疾病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 慢性肾疾病(CK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以及肾功能的进行性降低,同时多伴有高血压、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CKD具有相关性: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区系能够通过炎症、内分泌及神经通路影响CK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CKD也可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并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这种相互作用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CKD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对肠道菌群失调与CKD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恢复肠-肾轴功能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为推进和规范早期子宫颈癌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 学组) 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讨论制订本共识,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以期在不影响肿瘤学结局的前提下,降低FSS 手术失败率,改善术后妊娠率,提高活产率。
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常见动物致伤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委组织专家制定了《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引导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提升护理实践能力,以满足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方法根据疾病特点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查阅文献和对关键知情人访谈及在循证基础上,经过2次全国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会议,讨论和修订专家共识初稿,结合客观证据和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甘露糖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甘露糖是一种蛋白质糖基化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具有干扰葡萄糖代谢、抑制脂肪沉积、调节肠道菌群、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全面了解甘露糖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是拓展其临床应用的关键。本研究对近年来甘露糖在抗肿瘤、尿路感染、肥胖、糖尿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以期为拓展甘露糖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1 ... 43 44 45 46 47 ... 96 > 共 96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