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纱和氨甲环酸对颈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围术期出血及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比较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或局部应用止血纱对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n=35)、止血纱组(n=35)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止血纱组术中在术区植入止血纱,氨甲环酸组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3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并比较3组术前及术后3 d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水平。 结果 止血纱组、氨甲环酸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止血纱组少于氨甲环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时,3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3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氨甲环酸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止血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时,3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止血纱应用于颈后路全椎板切除术中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均优于氨甲环酸静脉滴注。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9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PRP组(n=42)和对照组(n=52),2组均行ACL重建术,PRP组在肌腱移植前用PRP浸泡,并于术后第1、3、5周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手术当天和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差异,比较2组术后愈合情况。 结果 术后3、6、12个月时,2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6个月时,2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手术当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大于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个月,PRP组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自体PRP应用于ACL重建术能提高腱骨愈合的速度,缩短ACL重建术后恢复时间,提高腱骨愈合质量。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早期肝细胞癌影像学检查与诊断标准共识
早期肝细胞癌(eHCC)病理诊断标准已建立并于2009年更新,但目前国内外均未确定eHCC影像学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感染影像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感染(传染病)影像工作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分会传染病影像学组和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国内10余省市40多名专家共同努力形成本共识,旨在为相关专业医生诊断eHCC提供帮助。
小儿肠外营养指南:维生素
《小儿肠外营养指南:维生素》是维生素在儿科肠外营养中应用的相关内容,本文为该指南的全文翻译内容。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帕瑞昔布钠对腰椎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帕瑞昔布钠对腰椎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TLIF)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因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行TLIF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n=31)与帕瑞昔布钠组(n=28)。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3 d;帕瑞昔布钠组予以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2次/d,共3 d。统计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显性失血量。检测手术前后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并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 结果 帕瑞昔布钠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与酮咯酸氨丁三醇相比,TLIF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可减少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引流量,但其对隐性失血量影响较小。此外,帕瑞昔布钠可能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治伤风颗粒治疗感冒的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治伤风颗粒治疗感冒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药物靶点信息数据库(DrugBank)检索治伤风颗粒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感冒”的靶点,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应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通过筛选共得到治伤风颗粒有效成分146种,药物靶点280个,疾病靶点1 418个,提取出两者的共同靶点117个。将药物与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分析得出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为中药中度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无水咖啡因为西药中度值最高的活性成分。STRING数据库分析得出IL-6、AKT1、INS、VEGFA、MAPK8等属于感冒的关键靶点。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和分子功能(MF)3个方面的富集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出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并绘制了“通路-靶点”关系图。 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了治伤风颗粒治疗感冒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初步得出了其作用机制,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8导动态心电图专家共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电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为了进一步满足临床需要,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在心电学的深度和广度探索,研发出18 导动态心电图系统。经过临床试验,18 导动态心电图在疑似心肌缺血、损伤及梗塞的监测中,在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18 导动态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技术指标、临床应用等内容并达成共识。
< 1 ... 31 32 33 34 35 ... 96 > 共 96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