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进行积极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针对我国急诊医师对PCAS 存在认识不足、临床经验有限及治疗不规范等现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共识编制组,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急诊医师管理PCAS。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临床医学论文
本组病例中患者全部为老年患者,其身体的基本机能处于一个较弱的状态,如果过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就会让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影响了正常的身体代谢功能,并减弱患者较弱的身体抗病机能,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总之,在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上尽量避免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对患者在用药后的危害要及时调整,必须确保老年患者身体免疫力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对老年患者身体指标进行全面监控,做到疾病早防范。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冠心病临床医学论文
冠心病是威胁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通常中老年群体比年轻群体更容易患上冠心病,而糖尿病病人比正常人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更高,此外,有饮酒习惯、体质肥胖、血压指数偏高的人群是冠心病高发人群。治疗冠心病的主要途径是疏通血管,消除血管栓塞,为了达到这些治疗目标,当前基层心血管科主要使用低分子肝素为病人进行PCI治疗。但仅仅使用低分子肝素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此笔者在文中对盐酸替罗非班的辅助治疗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进入血液后,可以组织血管中的血小板聚合、凝结,从而达到遏制血管栓塞形成的效果。在上面的回顾实验中,实验组在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同时,辅以盐酸替罗非班,取得的治疗成效大幅超过对照组P<0.05。在运用盐酸替罗非班为病人进行治疗时,必须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药分量,病人在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滴注的过程中,医生要经常观察病人的反应,留意病人是否感到不适,并监控病人血液中的血小板聚合情况,分析用药效果。由于使用低分子肝素并辅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提升用药效果,因此基层心血管科应普及这种方案。
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医-药专家共识
外科手术创伤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缺血缺氧、炎症反应等。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作为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在应激状态下分泌会增加。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1]。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给予机体外源性GCs是ERAS主要治疗措施之一。GCs可以抑制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调节心肺功能,减少呼吸系统及各脏器的并发症。但GCs的使用也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延缓伤口愈合、诱发应激性溃疡、高血糖、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GCs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需要权衡利弊,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用药、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乳腺癌患者的药学门诊管理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于2017及2018年分别推动药学门诊与外科药学工作,2018年发布了《药学门诊试行标准》,2021年出版了学界第一本《外科药学》教材,这两项工作是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占我国所有女性癌的15%,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5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乳腺癌治疗需要手术和药物治疗密切配合,使得乳腺癌治疗成为外科药学和药学门诊工作结合的良好案例。本共识旨在以乳腺癌患者的药学门诊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外科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国内外乳腺癌指南建议[1-3],雌激素受体和(或)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接受至少 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内分泌治疗。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有明显延长,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双靶治疗方案里,在中位随访6年时间,无病生存率达90.6%。随着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药物上市,使得乳腺癌变成一种慢性疾病,乳腺癌患者长期的随访非常重要。
老年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
探讨急诊内科治疗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内科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钠肽(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行急诊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与开展价值。
脑卒中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研究
介绍了脑卒中后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可以分为超早期康复、早期康复及亚急性期康复,即脑卒中发作后24h内、脑卒中后1~7d及脑卒中后7d至3个月,结合国外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为我国脑卒中康复护理具体的介入时机提供参考依据。
< 1 ... 52 53 54 55 56 ... 96 > 共 96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