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因此很多人觉得,如果家里没人得高血压,那自己也不会得。

发布日期:2022.05.27 来源:上海疾控
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因此很多人觉得,如果家里没人得高血压,那自己也不会得。这是认知误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一方面,家里没有高血压患者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最新的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本市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为49.4%,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已得了高血压。另一方面,除了遗传因素,高血压还与生活行为息息相关,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让高血压患病风险大大增加。

容易导致高血压的5个因素
1
摄盐过度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及高血压发病风险,且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目前我国家庭烹调用盐平均每人每天高达9.3g,上海为7.0g,距离膳食指南推荐的6g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日常饮食时减少盐及酱油、味精等调味品的用量,少吃高钠的加工食品,如榨菜、咸菜、火腿、腌制品、炒货、豆腐乳等,善用青椒、洋葱、香菇等天然食材调味。
2
超重肥胖
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上海市近年来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上升趋势明显,分别达到33.0%和11.7%。此外,中心型肥胖人群,即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者,也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一是控制能量摄入,平衡膳食,少吃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糕点、含糖饮料等,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二是促进热量消耗,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快步走、慢跑、骑行、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
缺乏运动
运动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等多种好处,因此长期适量运动有利于血压控制。上海市成人身体活动不足率达到22.1%,在工作、学习之余,从不进行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活动的比例高达67.8%。

建议每星期应进行至少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肌肉力量的练习。任何身体活动都比不活动好,可以从少量身体活动开始逐步增加,特别是长期待在办公室的人群,要注意限制久坐时间,隔1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4
过量饮酒
我国饮酒人数众多,大量饮酒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平均每天摄入(酒精度折算后)纯酒精男性41-60g,女性21-40g为危险饮酒;男性60g以上,女性40g以上为有害饮酒。上海成年男性的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4.2%和5.9%,女性为0.7和0.2%。

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的人基础饮酒量越大,减少饮酒量带来的血压降幅就越大。
5
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增加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现象,过度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导致长期精神紧张,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焦虑、抑郁、愤怒、担忧、恐慌等不良情绪频发导致心理失衡。

降压还需要自我减压。学会自我疏导,合理释放压力应该成为现代人健康管理的必修课。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机构和医生指导,进行心理干预或联合药物治疗,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精神压力导致的血压波动。
此外,吸烟,包括被动吸烟,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任何时候开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都是有益的,即使有高血压家族史,坚持健康的行为习惯也能延缓发病年龄、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总之,即使父母没有高血压,这些危险因素也要避免!除了规律生活、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以外,别忘了还要定期筛查,早诊早治。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