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囤中药?小心这些“健康陷阱”!别让优惠变负担!|秘方|养生|药方|人参

618战鼓擂响,各大平台“健康养生”专场如火如荼,中药滋补品也成了热抢对象。满减、折扣、赠品...诱...

发布日期:2025-06-19 来源:PSM药盾公益

图片

618战鼓擂响,各大平台“健康养生”专场如火如荼,中药滋补品也成了热抢对象。满减、折扣、赠品...诱惑满满!但亲爱的朋友们,在您为家人健康“囤货”的热情之下,是否也潜藏着不易察觉的“消费陷阱”?

中药,承载着千年智慧,关乎身体健康,绝非普通商品! 盲目追逐低价和促销,可能让“养生”变“伤身”,让“省钱”变“费钱费心”。养心堂提醒您,擦亮双眼,避开这些618中药消费的常见“暗坑”:

现象:“39元抢百年野山参”、“9.9包邮顶级虫草”... 价格低到离谱!

真相:道地药材成本高昂,超低价背后极可能是假冒伪劣(如用普通园参冒充野山参、用亚香棒虫草冒充冬虫夏草)、以次充好(劣质、霉变、染色、增重)、或含量严重不足。服用无效是小,危害健康是大!

避坑指南: 牢记“一分钱一分货”,对远低于市场合理价的“神价”保持高度警惕,勿贪小便宜吃大亏!

现象:“XX方,一疗程根治糖尿病/高血压/癌症!” “宫廷秘方,返老还童!”

真相:中药讲究辨证论治,没有一种药方能包治百病! 此类宣传违反《广告法》,多为虚假或夸大。盲目服用不对症的药物,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病情或产生副作用。

避坑指南:对宣称“神效”、“根治”、“无副作用”的产品果断说“不”!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正规中医师,遵医嘱用药。

现象:只写“人参”、“黄芪”,不标明具体产地(如吉林长白山人参 vs 普通园参)、不区分等级规格(如精选特级 vs 统货)。

真相:“道地性”是中药品质的核心!产地不同、等级不同,药效和价格天差地别。模糊标注,极易让消费者花高价买到低质货。

避坑指南:仔细查看产品详情页,要求明确标注药材的道地产地、规格等级(如几头/克、切片/整支)。选择信誉良好、信息透明的品牌和商家。

现象:“买够XX元,免费赠送名老中医秘方/定制养生方案!”

真相: 赠送的“秘方”来源不明,配伍是否合理、是否适合您的体质存疑。千人一方是中医大忌!未经专业医师辨证就使用药方,风险极高。

避坑指南:拒绝来源不明的“免费药方”。个性化调理需求,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或咨询平台认证的在线中医师。

现象:礼盒奢华无比,层层嵌套,药材本身占比小、品质一般。

真相: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昂的包装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钱没花在药材品质上。环保性也堪忧。

避坑指南:关注药材本身的价值而非包装。选择简约环保包装、突出药材品质的产品更实在。

现象:超大力度的“清仓特惠”、“限时秒杀”。

真相:中药也有保质期!部分促销可能是处理临近有效期或保存不当导致品质下降(如走油、虫蛀、霉变)的药材。药效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避坑指南:务必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对于大折扣的药材,更要仔细检查详情页或询问客服有效期,收到货后仔细验看药材状态。

明需求,遵医嘱

先明确自己和家人的调理需求,最好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购买,不盲目跟风囤货。

看品牌,重信誉

选择有正规资质、口碑良好、注重道地与品质的中药品牌和店铺。

查信息,要详尽

仔细阅读产品详情,产地、等级、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缺一不可。

比价格,更比价值

对比不同渠道的合理价格区间,警惕过低或虚高。关注实际克重单价。

验真伪,保权益

选择支持正规溯源(如扫码验真)的产品。收货后及时验货,发现问题立即拍照留存证据并联系客服/平台维权。

理性囤,不过量

中药并非囤得越多越好,尤其含挥发性成分或易变质的药材。按需购买,保证新鲜度和药效。

健康投资,安全为先!

618的狂欢,不该以牺牲健康判断力为代价。

审稿专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王若伦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康作坤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