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是养生佳品,还是药物克星?|中药

发布日期:2025-08-19 来源:PSM药盾公益

夏日炎炎,一碗冰镇绿豆汤下肚,清热解暑,沁人心脾,但民间流传“绿豆解药性,服药期间喝绿豆汤会降低疗效”,甚至衍生出“绿豆汤=药物失效汤”的说法,究竟这一说法有无依据,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图片

一、绿豆汤的功效和药理作用

绿豆为豆科菜豆属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皂苷、鞣质、黄酮类、植物碱等,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二、误区与真相

误区:所有服用药物的患者都不能吃绿豆

或饮用绿豆汤。

真相:仅有部分药物在服用同时需要避免

绿豆制品!

01、同时服用西药

目前对于绿豆与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没有确切证据表明绿豆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绿豆含鞣质、黄酮、多酚等活性成分,可能与含生物碱(如麻黄碱)、金属离子药物(铁/钙剂)产生化学结合反应,生成沉淀,降低吸收致药效减弱。同时,查询相关数据库,目前仅有2篇案例报道,其中一篇报道了6例食用绿豆制品降低环孢素A浓度的患者,另一篇报道了1例食用绿豆制品降低他克莫司浓度的患者,文中对于药物浓度的降低猜测可能是绿豆增强CYP450酶的活性所导致。但以上绿豆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也仅仅是猜想,并没有确切的研究结论。

02、同时服用中药

绿豆与中药的相互作用关键在于“寒热属性”的匹配。

相辅相成(热证、实证):当患者出现中暑、咽喉肿痛、咳黄痰、腮腺炎、皮肤/尿路感染、便秘等,服用清热类中药(如黄连、黄芩、板蓝根、金银花、石膏等)时,同时食用绿豆汤可增强清热效力,事半功倍。

拮抗减效(寒证、虚证):当患者属于脾胃虚寒、阳虚体质(如慢性胃肠炎、冷痛、腹泻、痛经等),服用温补类(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或温经散寒类中药(桂枝、干姜、细辛)时,应禁食绿豆。因其性寒,会“寒上加寒”或显著减弱温补药的疗效,影响治疗效果。

三、服用绿豆汤时的注意事项

01、寒凉体质忌食

四肢冰冷、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属寒凉体质者不宜食用绿豆,以免加重不适。

02、老幼体弱者慎用

老人、儿童及体弱者肠胃功能弱,过量食用易因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宜少量。

03、服温补药禁食

正在服用人参、肉桂、附子等温补类中药者应禁食绿豆,以防降低药效。

04、糖尿病患者控量

糖尿病患者食用绿豆汤,需控制绿豆及糖量,将其热量计入主食并相应减量,以控制血糖。

药师提醒

1、绿豆汤绝非“药物克星”,但对特定药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某些中药)而言,需要警惕药物相互作用,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绿豆或绿豆汤,尤其是夏季每日一碗需要停止。

2、如果实在想喝绿豆汤,建议两者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并且不要大量饮用。

3、特殊人群或饮食习惯突然改变的患者,记得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安全过盛夏,放心享清凉!

审稿专家:国药东风总医院 副主任药师 刘慧敏

作者:国药东风总医院 主管药师 丁雪茹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