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广泛用于毒蛇、毒虫咬伤的早期急救处理,能有效缓解中毒症状,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尤其在无法立...

发布日期:2025-06-19 来源:PSM药盾公益
季德胜蛇药片是一种著名的传统中成药,源自江苏南通的蛇医专家季德胜先生祖传秘方,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多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草药(如七叶一枝花、半边莲、蟾酥等)为主要成分,制成深褐色的片剂或小丸。
它被广泛用于毒蛇、毒虫咬伤的早期急救处理,能有效缓解中毒症状,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尤其在无法立即获得抗蛇毒血清的野外或基层医疗环境下具有重要价值。核心定位是急救辅助用药,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和抗蛇毒血清。

季德胜蛇药片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中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化瘀”的理论。其组方中的多种草药成分被认为具有:
1. 中和蛇毒:某些成分可能直接与蛇毒中的毒性物质结合,降低其活性。
2. 抗炎消肿:减轻蛇毒引起的局部剧烈炎症反应、肿胀和疼痛。
3. 解毒护肝:减轻蛇毒对肝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保护脏器功能。
4. 利尿排毒:促进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
注:其具体药理作用机制仍在现代研究中,上述作用多为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
主要用于毒蛇(特别是蝮蛇、五步蛇、竹叶青等血循毒和混合毒类毒蛇)及蜈蚣、蝎子等毒虫咬伤的早期救治。对神经毒为主的毒蛇(如银环蛇、金环蛇)咬伤效果相对有限。
内服:
首次剂量:被咬后立即服用20片。
后续剂量:每隔6小时服用10片。
疗程:一般需持续服用至中毒症状(如肿胀、疼痛、瘀斑)明显消退。症状严重者(如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可酌情增加剂量和服用频率(如每次10-20片,每4小时一次)。
用法:温开水送服或嚼碎后吞服。服用困难者可将药片捣碎用温开水调服。
外用:
用法:将数片(通常5-10片)药片用温开水(紧急时可用唾液)溶化调成糊状。
涂敷: 涂在伤口周围肿胀处(伤口中心留出小孔以利排毒),不要涂在伤口上。涂抹范围: 应超过肿胀区域。
保持湿润: 药糊干燥后及时用温开水或药液湿润再涂。
配合处理: 咬伤后应立即进行结扎(近心端)、冲洗伤口(清水、肥皂水、盐水等)、负压排毒(如拔罐、吸吮)等急救措施。
季德胜蛇药片相对安全,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
1. 胃肠道不适: 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尤其首次大剂量服用时)。
2. 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罕见)。
3. 长期大剂量使用: 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需监测)。
1. 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禁用。
2. 孕妇禁用。方中某些成分(如蟾酥)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孕妇: 禁用。 风险大于获益。
哺乳期妇女: 慎用。如需使用,应暂停哺乳。
儿童: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年龄、体重酌情减量。
老年人: 肝肾功能可能减退,需谨慎使用,注意监测。
肝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如需使用,应在医生密切监测下进行,并可能需调整剂量。
1. 急救定位:务必明确,季德胜蛇药片是毒蛇咬伤早期急救的重要辅助手段,绝不能替代及时就医和专业治疗(尤其是抗蛇毒血清)。
2. 争分夺秒:被咬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急救(结扎、冲洗、排毒)并同时服用首次剂量,同时尽快呼叫急救或前往有抗蛇毒血清储备的医院。
3. 携带样本:如有可能,尽量记住蛇的特征或拍照,甚至安全捕获(仅限有经验者),有助于医生识别蛇种,精准使用血清。
4. 遵医嘱使用:在医院治疗期间,是否继续服用及剂量调整应严格遵医嘱,医生会结合血清治疗、病情变化等因素综合判断。
5. 注意禁忌与监测: 严格遵循禁忌症要求,特殊人群需谨慎,长期或大量服用需关注肝肾功能。
在使用季德胜蛇药片的同时,必须毫不延误地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尤其是尽快使用特异性的抗蛇毒血清,这才是救命的关键。公众应了解其正确用法、明确其定位,并牢记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一传统急救药物。
审稿专家: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陈兆波
作者:湖北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徐佳伟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