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点,风寒、风热感冒用药不踩坑!|发热|症状|风寒感冒

编排:东莞市石碣医院主管药师 姚淑仪

发布日期:2023-10-24 来源:PSM药盾公益

作者: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临床药师 张燕芬

编排:东莞市石碣医院主管药师 姚淑仪

寒露一过,秋意袭来,前阵子烈日炎炎的高温突降了下来,这种夏秋交替随之而来的就是感冒人数的增加。当然,感冒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人感冒了,就喝点姜茶或去药店买些抗病毒口服液或者感冒灵颗粒等抗感冒药,忍忍就过去了。这样处理合适吗?选用的抗感冒药又是否合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问问我们的药师吧。

图片

以中医辩证论治的角度来说,普通感冒常见的有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系常见的有自限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大部分由病毒引起,但也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常见有鼻塞、喷嚏、头痛,伴有或不伴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激发细菌真菌感染。

风寒感冒通常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一般是受风着凉、淋雨或者体内积寒已久等导致。在风寒感冒阶段,会出现流清水样鼻涕、畏寒、头昏、咳稀痰等症状。在感冒初期,多喝温开水、或者姜茶、休息等方式,病人也可缓解或者痊愈,如果进一步需要药物治疗,则在治疗上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主。

风热感冒是人体存在内热的情况下,由于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受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发病。也有病人感冒初起是感受风寒,而后邪气入里化热,随后呈现风热之证。在风热感冒中,除了病毒感染外,部分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发热重、脓鼻涕、痰液黏稠且呈黄色或黄绿色、喉咙干痛、咳嗽、扁桃体充血肿大等。治疗上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为主。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发病机理不同,故用药也有很大的区别,其常用药物见下表:

类型

共同症状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常用药物

风寒感冒

鼻塞、喷嚏、头痛、咽红干痛

畏寒、发热无汗、流清涕、吐稀痰、四肢酸软或酸痛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九味羌活丸、理肺丸、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杏苏感冒颗粒等

风热感冒

发热重、流黄浊涕、痰液黏稠且呈黄色、舌尖红

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等

市面上的抗感冒药种类繁多,我们可以根据其说明书中的成分以及功能主治来选择合适的药品。

如果着凉感冒伴有畏寒、鼻塞、流清涕、四肢酸软等症状,属风寒证,应该选择含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等功效的药品,风寒感冒药组方通常含有荆介、柴胡、防风、麻黄、桂枝、党参、生姜等成分。

图片

如果感冒伴有发热、恶风、咽干甚至咽痛、流黄浊涕、咳浓痰等症状,属风热证,治疗上通常选择组方含有含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牛蒡子、桑菊等成分的药品,如下图:

图片

1、密切接触会有传播病毒的可能,要注意相对隔离;

2、勤洗手是减少感冒的有效方法;

3、加强锻炼、生活规律、注意营养,避免骤然受凉或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

1、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患者充分休息、补充水分或者服药就能痊愈;

2、如需服用感冒药,应结合临床表现、药品成分以及功能主治来选用药物;

3、感冒用药不宜超过7天,如果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或消失,或症状加重、有并发症等,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给予进一步治疗。

审稿专家: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李楚云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 评论
发布